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资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创建于1929年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心理所的定位是:探索人类心智本质,揭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影响机制,为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重要知识基础和科技支撑,成为引领我国心理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咨询基地。

作为国际心理学界知名的研究所,心理所的科学研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诺贝尔奖获得者Simon教授和Kahneman教授是心理所外籍荣誉研究员;2004年心理所与中国心理学会共同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大会的主席、秘书长、组织委员会主任和科学委员会主任均由心理所专家担任;现有30余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期刊中任职。

目前,心理所设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工程”模式,从分子、神经网络、脑功能到个体与社会行为水平,探索心理、认知、行为、遗传与健康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阐明中国人心理健康状态的群体分布和变化规律,建立心理疾患的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为心理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针对性开发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和技术,为我国公共心理健康服务和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成为我国心理健康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和应用基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所重点实验室旨在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对个体与群体行为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为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而服务,成为我国行为科学领域具有引领性的创新研究中心。主要研究(1)人类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觉加工、汉语语言认知、认知与情绪交互、认知行为脑机制;(2)发展、教育与创造力培养,包括儿童创造力、科学概念和社会行为的发展;(3)决策行为和社会预警,包括人格与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决策行为、社会预警;(4)人-机-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研究,包括人在现实和网络环境中的行为特征、机制及其仿真与数学建模,设计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系统。

“十二五”期间,心理所将围绕实现“一二三”战略目标,着力加强业已形成优势的“心理疾患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和“社会预警与决策”领域的研究,力争实现重大创新突破;重点培育“灾害与创伤心理”、“网络心理与虚拟行为”和“发展、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研究方向,积极应对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创伤,探究网络对人类认知、情感、道德和行为的影响,满足启示教育实践、提升国民创新能力的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

心理所现已建立了“一库两平台”的科技支撑体系,即“心理与行为基础数据库”和“心理与行为研究实验平台”、“心理学科研与服务信息化平台”。中国心理科学信息中心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图书馆及网络中心。心理所图书馆为全国馆藏最为丰富的心理学专业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可利用的心理学相关数据库超过50种。心理所网络中心为充分开发利用心理科学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提升科研管理水平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心理所出版三本心理学期刊,包括我国第一本英文心理学期刊《PsyCh Journal》,及两本中文心理学期刊《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PsyCh Journal》发表来自世界各国的心理学研究进展,同时集中展现海内外华人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我国心理学家和世界心理学家提供交流平台。与中国心理学会合办的《心理学报》,反映我国心理学研究水平,在中国心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在国际上发挥着积极影响力。心理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心理科学进展》,主要反映心理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心理所积极频繁地与国际学术机构和外国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及合作。与University of Michigan (美国)、University of Minnesota (美国)、Rutgers University(美国)、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 (美国)、Nijmegen University (荷兰)、VU University Amsterdam(荷兰)University of Adelaide (澳大利亚)、Munich University(德国)、Saarland University (德国)、University of Stockholm (瑞典)、Miami University (美国)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