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

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学堂 > CBT应用技术

1.建立咨询关系

良好的咨询关系对任何种类的心理治疗都非常重要,它是治疗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所谓诊断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而教育者的含义则不是简单、机械地向求助者灌输某种理论,而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知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方式。对于求助者来说,他不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不正确的观念加以细致的体验反省;另一方面,也要发挥自己在其他问题上尚有的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因此,对于求助者,这实际上是一个主动的再学习的过程。

2.确定咨询目标

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他们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上述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这样就使整个咨询过程比较有层次,使咨询师对咨询的进程心中有数,从而有利于他在每一个目标的指导下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技术。

对于所制定的各种目标,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应努力保持一致。咨询师应使求助者明白他的问题是由于他对某些事件的认识造成的,要解决他的问题,就得首先对其认知过程和观念进行分析。这样就可以使整个咨询都能围绕着求助者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中心进行下去。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从这一过程开始,就接触到了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发出许多为求助者以前经验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师可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这样可以使问题突出,从而使求助者能够把他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

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咨询师通过特定的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他忽略了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就是求助者当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因此,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就能使求助者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而一旦他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因为有些求助者,特别是那些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似乎很愿意和咨询师讨论一些理论上的问题。他们可能对某些心理学理论有所了解,便常喜欢用这些理论来解释分析自己的问题。如果咨询师对此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谈话显得抽象和空洞,阻碍咨询的正常进行。

如果咨询师能熟练地应用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对一些问题不太严重的求助者可能会很快起到效果。但实际咨询中,也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有些求助者总是找出某些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作辩解,坚持自己对事物的某种解释,并坚信这种解释的正确性。这样,仅凭这两种技术就难以解决他的问题了。尽管如此,提问和自我审查仍是认知治疗中比较基本的技术,它至少能提供有关求助者行为和情绪问题多方面的信息,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治疗。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例如,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求助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认为自己是怕这些东西伤害其健康而不断洗手。而一个抑郁症求助者则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总之,求助者很容易用具体事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

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

(1)建议

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个强迫洗手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建议他去有意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真的会给他的健康造成危害。

(2)演示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例如可以心理剧的方式出现,由咨询师设定某种剧情,并且和求助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求助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就会通过他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表现出来,从而使他能够对之加以直接观察和体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求助者把“我”的行为和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他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3)模仿

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例如,对于一个社交恐怖症求助者,可让他先观察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模仿或在想象中也来完成这一活动。他可以直接体验自己恐怖情绪的产生过程。   

如果把以上几种技术结合起来应用,往往会使咨询很快收到效果。但有时咨询师也会发现在当时治疗情境下所产生的效果无法扩展到实际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例如桂丹努(Cuidano ,1983)曾报告一例患有死亡恐怖症的妇女,她害怕看见死人或与死有关的任何西,甚至不能想象这类事情。这是一个很具体的观念,于是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去想象一些与死亡有不同程度关系的场面,以此对这一观念作验证。求助者开始想象时表现出较强的焦虑,但她逐渐镇静下来,并能在想象时保持全身放松状态。然而在这之后,求助者仍然不敢看街上的柩车,而一旦她真的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就会出现持续的心动过速和持续的焦虑。实际上,求助者在按咨询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把自己排除于所想象的情境之外,即她可能暗示自己这一切只是想象中的,她永远不会真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中。当问她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时,她不再说自己不敢想象死亡这类事情了,但她现在坚持认为自己的情感是脆弱的,并且比别人更严重。所以她要是真的看到与死亡有关的场面就无法保持在想象时的那种轻松。   

这样咨询师就发现了比不敢想象之类的错误观念更为基本的错误观念,即认为自己情感脆弱、与众不同等等。因此,仅仅纠正了那些表层的错误观念并不能使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例如咨询师可以应用“灾变祛除”的方法,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从而祛除这种夸张性的认知。也可以通过“重新归因”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作严格的逻辑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做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而通过“认知重建”则可以使求助者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的认知。

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等技术都是认知治疗中的专门术语。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更为严密和抽象的逻辑分析技术,而这些技术的运用离不开对句子的语义分析。因此认知治疗中的语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揭示并纠正深层错误观念的方法。

语义技术主要针对求助者错误的自我概念。这些自我观念常常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句式,也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个“主一谓一表”的句式结构。例如说“我是一个笨蛋”或“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雷米理论中许多错误观念也是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一种逻辑判断式的句子结构,一旦求助者用这种结构来表达对自我的态度,他就有可能用这个判断来概括他的一切行为。例如说“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实际上就是暗示他在一切方面都是毫无价值的。

然而通过对这样的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就不难发现作为主语的“我”应包括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如我的头发、我的身体等)或与“我”有关的各种行为(如我说话、我走路等等)。而动词“是”后面的表语则描述的是主语的整体性质。因此,从语义学的理论来看,说“我是个毫无价值的人”应是指与“我”有关的各种客体和行为都是无价值的,而这样的句子显然没有什么逻辑意义。因为你可以说“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是没有价值的”,但你不能说“我的呼吸”、“我吃饭”等都是没有价值的。这些句子显然与客观实际不符,也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此外,如果处于表语位置上的词不能被客观评定,那么这样的词在这种句子中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说“我是个很笨的人”,“笨”的含义在这里是不清楚的,没有客观标准来判断某人是笨还是不笨。但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我的智力不高”,那么智力的高低则可以通过智商这一客观标准来加以限定,这样才能使“我很笨”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有意义。

因此,要使一个包含“我”的句子有意义,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语义分析和转换,咨询师就可以引导求助者把代表他深层错误观念的无意义的句子转变成具体的、有特定意义的句子,使他学会把“我”分解为一些特定的事件和行为,并在一定的社会参照下来评价它们。通过这一客观化的过程,求助者就有可能学会依据较为客观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问题,从而使他能够用对具体事件的评价来代替对自我的整体性评价。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有更客观的认识,使他认识到他只是在某些特定行为上确实有一些问题,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则可能是与常人一样的。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认知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在求助者身上常常表现一种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有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为巩固和隐蔽,使求助者的问题一步步严重起来。因此,在认知治疗中,咨询师常常通过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只是这种技术不是仅仅针对行为本身,而是时刻把它同求助者的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这也是认知治疗同行为治疗不同的地方。

行为技术对求助者认知结构的改变可以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对一个抑郁症求助者来说,他很少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而仅仅通过语言使他获得积极情绪是不够的。但如果咨询师设计一些特殊情境,只要求助者有什么积极的表现,咨询师就马上给予强化,并督促他反省获得强化后的情绪体验,这样,就可能使求助者获得愉快的情绪,并可能做出更多的主动性行为。这些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以及对这些变化的体验和反省会促使求助者主动发现并改变原来对自己问题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这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他也就能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行为。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在上述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从表层错误观念开始,运用建议、演示及模仿等技术对这些观念加以检验和纠正,并通过语义分析技术进一步揭示出求助者深层的错误观念,逐步使他提高对自己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的认识,用新的思维方式来代替、评估旧的思维观念,用新的行为代替旧的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咨询进行到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咨询也可以就此结束,因为认知治疗的目的和原则就是要充分调动求助者内在的潜能来进行自我调节,这就是说求助者自身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有进一步的工作要做,这就是认知复习。

所谓认知复习,就是以布置家庭作业或让求助者阅读有关认知疗法材料的方式给求助者提出某些相应的任务,这实际上是前面几个咨询过程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进一步延伸。因此这一工作不一定只在咨询的后期才开始进行。在每一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求助者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是为每个求助者的具体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并来自于合作性的治疗关系。认知疗法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给求助者新的技能,而且要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检验他们的信念。家庭作业通常是作为一个实验布置给求助者的,这可以提高他们的开放性,使他们更愿意去完成作业。认知治疗尤其强调的是自助作业,它是每次治疗中所探讨问题的延续(Dattilio,2002b)。例如可以让求助者在实际情境中继续应用演示或模仿的方法来检验并纠正错误观念,或教会求助者语义分析技术,让他在咨询之后继续对自己的深层错误观念进行句子分析,继续注意自己的活动和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加以评估和反省。这就使求助者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来巩固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进一步学习使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情绪行为反应。只有当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时,咨询才算达到目的。阅读疗法也经常被用来作为认知疗法的一部分。根据达迪里奥(Dattilio)和弗里曼(Freeman) (1992,2000)的观点,阅读介绍认知疗法的书籍可以作为对治疗的一种补充,并且因其教育目的而对治疗过程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贝克的“系统推理错误”:

    .主观推断  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

    .选择性概括  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过度概括  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夸大和缩小  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个性化  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极端思维  用全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贝克(1985)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

 

1.识别自动性想法:自动性想法是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不良情绪反应之前的那些想法,大多数病人并不能意识到在不愉快情绪之间存在着这些想法,因为这些想法已经构成他们思考方式的一部分。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医师可以采用提问、想象和角色扮演等技术让病人学会识别自动性想法,尤其是识别出那些在激怒、悲观和抑郁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想法。归纳和总结出一般规律,建立恰当或合理的认知思维方式。

2.识别认知错误或逻辑错误:抑郁症病人往往采用消极方式来看待和处理一切事物,他们的观点往往与现实大相径庭,并带有悲观色彩,特别容易犯概念或抽象性错误,如前述的5种逻辑推理错误(像任意推断、走极端的思维等)。因此,在治疗过程要注意听取和记录病人的自动性想法和“口头禅”(如我应该、必须等),然后采用拮难式或逻辑式提问帮助病人。

3.真实性检验:识别认知错误以后,治疗医师同病人一起设计严格的真实性检验,即检验或验证病人的想法正确与否,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非此不足以改变病人的认知。在治疗过程中,让病人将自己的自动性想法当成一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去调查或验证(亦可通过角色扮演),结果病人可能发现,现实生活中他/她的这些消极认知或想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

4.去除注意或转移注意力:大多数抑郁症病人感到自己被他人注意,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的“评头论足”,因此表现为被动、回避。治疗中可要求病人学会放松、呼吸训练控制及坚持不回避原则,同时尝试着用积极的语言暗示等来替代原先的消极认知和想法,逐步克服“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这种想法。

5.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焦虑处置训练):相当一部分抑郁症病人临床上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和苦闷情绪持续存在,甚至会不断加重。实际上这种情绪的发生有一定的波动性,如果让病人认识到焦虑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过程的话,他们往往就能够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鼓励病人自我监察记录焦虑苦闷情绪,帮助其认识情绪波动的特点,增加自信心,这是认知治疗的一项常用技术。

对于重症抑郁病人,在治疗的开始阶段一般提倡应用行为干预技术,因为病人没有相当的内省能力去识别和应对处理有关自动性想法,并且缺乏自信和表现被动。因此应用行为治疗的有关技术帮助病人有计划地安排每天或每周的活动,督促完成一定量的家庭行为作业,尽最大程度地发挥治疗影响,提高病人的自信这是很重要的。随着病人症状的减轻,认知方面的矫正技术逐步再采纳,这样病人就会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消极认知,并学会如何识别、验证,以及逐步建立新的认知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Judith S. Beck 博士著/翟书涛 等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供稿人:王阳、唐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