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智(化名)第一次来心理门诊咨询时,是由父母陪同来的。他的父母是一对知识分子,夫妇俩都是高级工程师。他们的烦恼是,儿子文智28岁了,大学毕业五年了,工作业绩平平,谈了几个女朋友都没谈成,其中有几个女孩子父母和亲属都很满意,但文智却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是不同意。父母怀疑儿子有心理障碍,于是说服儿子来看心理医生。
28岁的文智显得过分的老成,看上去足有38岁。其实他的脸上没有皱纹,头上也没有白发,他的老相不是来自于容貌,而是举止言谈中透出的一股“老气”。通过深入的交谈,我发现他的问题不仅仅是不会谈恋爱,而是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他一个朋友也没有。
童年的文智同其他孩子一样天真活泼,读小学的时候,有很多好朋友,放学后,有时去小朋友家里玩儿,有时也把小朋友领到家里。他的学习成绩也不错。他回忆说,小学那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从读初中开始,他就不知道什么叫“快乐”了。
读小学时,他家住在工人住宅区,同学大多数是工人子弟。身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常跟文智说,工人家庭的子女缺少教养,少跟他们接触,以免染上坏习惯。对文智经常接触的几个要好的朋友,也是鸡蛋里挑骨头,一一指出他们身上的缺点,不让文智跟他们玩儿,更不许文智把小朋友领到家里。父母经常叮嘱文智,少交朋友,把精力多用在学习上,总是说与那些没有教养的工人子弟接触,不会有出息,还容易学坏。就这样,在父母的耳提面命下,父母的价值观念渐渐地被年幼的文智接纳了,而且是片面地接纳了。他在与别人接触时,学会了找对方的缺点,而欣赏别人优点的能力渐渐地萎缩了,他的朋友越来越少,升入初中重新分班后,其他同学相互间很快熟悉起来,而他却不会与人交往。下课时,同学热热闹闹地在一起玩儿,他却象个老人,孤独地站在一边。同学们都觉得他性格古怪,不愿接近他,他也不主动接近别人。就这样,在十几岁的时候,青春活力便从他身上消逝了,除了学习功课,他没有爱好,也没有朋友,更没有欢乐。但他的父母对他很满意。在他们看来,儿子很听话,放学就回到家里做功课,学习成绩也不错,非常省心。此后的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五年工作,他也都是在孤独中度过的。我问他是否感到孤独,他说已经习惯了。我问他为什么没有谈得来的朋友或同事?是什么妨碍了他与别人的正常交往呢?他自己也不清楚,想了好久,才说“可能是我不会唠嗑吧”。于是我又一步一步地引导他去认识问题的根源,与他聊起他周围的人,如亲属、邻居、同事等,可是,无论提到哪个人,他总是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人有什么缺点。而当我问起这个人有什么优点时,他通常若有所思地想上好一会儿,也说不出什么,后来谈到他处过的几个女朋友,他也是首先指出她们的缺点:第一个女朋友性格太内向了,太古板了,他不愿找一个与他性格一样的人;第二个女朋友太活泼了,显得轻佻,他认为不可靠,担心将来对他不忠;第三个女朋友的父亲令他讨厌,说话口气大,装腔作势,使他无法接受……。文智的家庭条件很好,工作条件也不错,因此,经人介绍的这些女孩子开始都同意与他相处,不过我想,如果处下去,即使他同意,有的女孩子在发现他的古怪脾气之后,也会主动离他而去的。
是什么妨碍了他与别人的正常交往,使他陷入如此孤独的境地呢?是他对别人的认知评价。在他对别人的评价方式中,只有挑剔、指责,没有欣赏、接纳。当他与别人接触时,首先用敏锐、苛刻的目光去找别人的缺点,这些缺点的发现唤起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讨厌、鄙视的情感妨碍了他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别人,这种观察和评价别人的模式阻碍了他与别人接触、沟通,使他有快乐不能与别人分享,有痛苦不能与别人分担,他的情感越来越远离别人,在周围人的眼里他是古怪的,人们尽可能地疏远他,因此,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为什么他在观察、评价别人时,只会挑剔、指责,不会欣赏、接纳呢?在很大程度上,与童年时父母的误导有关。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看上去很有修养,谈起话来知识面也很宽,但是,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却走入了误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小的时候与那些人接触,的确对孩子影响很大,但是怎样引导孩子去辨别是非呢?这里有个方法问题,如果引导不得法,虽然孩子没有“学坏”,但却可能使孩子出现的人际交往障碍。文智的父母没有想到,他们当年的极端做法影响了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文智。文智从父母那里吸收了极端地、片面地观察他人的方法,并且在成长中被父母的态度所强化。父母只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状态,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朋友的人。
供稿人:李艳苓(鞍山市中心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