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化名)出生于工人家庭,父亲为人老实厚道,工作勤恳,与世无争,人缘非常好,还时常被评为先进生产者。而小云的母亲却非常“精明”,与人相处时从不吃亏,是远近闻名的“厉害”人。
小云从记事起,就常听妈妈埋怨爸爸,不是这件事办得窝囊,就是那件事吃了亏,而爸爸总是以沉默来回敬妈妈。总之,在妈妈眼里,爸爸“缺心眼”,是个经常吃亏的人,是个“窝囊废”,是个“傻瓜”。在小云看来,一定是妈妈说的有理,爸爸没理,若不然爸爸为什么不争辩呢?就这样在妈妈对爸爸的一片唠叨、埋怨、指责声中,小云渐渐地长大了。
妈妈的“精明”也在耳濡目染中传授给了女儿。还在小云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天听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回家高高兴兴地学给妈妈听,可妈妈却板着面孔严肃地告诉她:“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亲兄弟姐妹,在幼儿园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学孔融让梨,要抢着吃,让给别人吃那是傻子。”上小学的时候,一次劳动回来,小云弄脏了衣服,妈妈大发雷霆:“全班那么多人干活,你干么那么卖力气,显你能干吗?你怎么象你爸爸一样傻?……”
小云一天天变得“精明”了,在与同学相处中,小云处处小心谨慎,深怕自己吃亏,深怕被别人当成傻子耍了。班级劳动时,她总是溜边,挑最轻的活干;开文艺晚会时,她总是往前挤,坐在离水果盘最近的地方;每学期发新书时,她总是挑挑捡捡,哪怕是书皮折了一点角,她也一定要换一本;下课与同学一起做游戏时,她也要事事占着尖……,她的“咬尖”在同学中是出了名的。渐渐地,同学们都躲着她,她一个朋友也没有。
升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对人际关系逐渐敏感起来,她觉察到同学们不喜欢她,但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自己不被这个集体接纳,她想转学,可又心疼钱,因为当初她是花了几千元钱才进到这个“快班”的,因此,为了那几千元钱,她只好硬着头皮呆下去。她每天一跨进校门就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学习成绩也越来越糟,看到同学们成天高高兴兴的,可她却很少有好心情,经常是看什么都烦,看什么都生气。一次下课时,她为了一点小事与另一个同学吵了起来,那个同学已经住口了,她还是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没讲到点子上,吃了亏,眼看就要上课了,又抢着吵了几句,正好被刚进教室的老师听见了,老师当众批评了她,她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老师和同学们都用蔑视的眼光看她,她无地自容了。从此再也不敢上学了,她开始是不敢见老师和同学们,后来发展到不敢见其他熟人,再后来除了父母任何人都不敢见,整天躲在家中不出门,她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她。她休学了。小云那一向“精明”的妈妈也束手无策了。
“精明”的妈妈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她的“精明”害了小云。因为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巨大作用。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孩子的楷模,父母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的态度,都是儿童耳濡目染形成性格的重要因素。小云所具有的自私、狭隘、投机取巧、过分警惕等性格是由她妈妈的言传身教所致。她似乎在很多小事上占了便宜,但是,她的不良性格妨碍了她与同学们的正常交往和建立友谊,她陷入一种不良的人际关系中。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她整天生活在一个不被接纳、被冷落、被排斥的集体里,她的情绪常常是低落的,当她遇到挫折时,不能获得来自同学的安慰与支持,她在心理上是孤立无助的。
小云妈妈自身的不良人格和不当的教养方式妨碍了小云的健康成长。怕女儿吃亏的妈妈却让女儿吃了大亏。
供稿人:李艳苓(鞍山市中心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学院)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